 |
|
 |
|
新砭石疗法前景广阔
(访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张维波研究员)
本报记者 韩晓英
张维波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
,1987年获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生物力学博士学位,是砭石疗法的积极倡导者,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主要负责人之一,致力于砭石疗法的研究与应用已有6年。他介绍说,在针灸疗法出现之前,人们常用磨尖的石头对身体敏感部位进行压迫以及用温热的石头敷在患病部位,对疾病进行治疗,这种用于治疗的石头称为砭石,而这两种砭石的治疗形式正是针法和灸法的前身。马王堆帛书中的《脉法》一书中就明确地记载了用砭石启脉的医疗实践过程,所以说砭石疗法是最古老的经络疗法之一,是中医之源。近年来,在国内地质学家和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挖掘并开发出一系列适于现代人的新砭石工具——泗滨浮石;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实验研究,人们对经络的认识也产生了飞跃。运用新开发的砭石工具及新总结的手法,结合现代经络研究成果所发展起来的砭石疗法称为新砭石疗法。新砭石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非医务人员也可操作,在医疗改革的今天,了解和应用新砭石疗法治病是非常有意义的。
张维波研究员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砭石疗法。
一、新砭石疗法的临床应用
张维波研究员认为新砭石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的。泗滨浮石性温,善助阳气,虚实证候皆可使用,尤其对虚寒证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无需油性介质,作用力度较轻,患者易接受。它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温助阳气,养筋荣脉 泗滨浮石有独特的感应增温效应,在与人体的接触中可温补,鼓舞体内阳气,因此对慢性神经肌肉病变所致气血亏耗、不荣筋脉等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宣导气血,疏通经络 泗滨浮石有较强的“吸引”并“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在中或轻度力量手法的作用下,砭石疗法就表现出很好的行气活血的效果。砭石疗法适用于以气血阻滞、经络不通为主症的疾病,如颈腰椎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各种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痛证等。
3.逐寒祛湿,消痹止痛 由于泗滨浮石在温运气血、疏通经络的同时,还可逐寒祛湿而止痹痛,故对风湿类疾病治疗效果良好。一般有风湿证候的患者在治疗中会很快感觉到砭石作用部位发热、疼痛减轻,砭石疗法对这类疾病的疗效比较稳定。
4.祛瘀止痛,清热消肿 泗滨浮石对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及碰撞、扭挫伤等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在实热或瘀热证中,泗滨浮石可吸收机体发出的过多的热量,并将其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辐射。应注意的是,体表疼痛严重的病灶,要使用轻手法如擦法或感法,避免使用过大的压力,以防加重损伤。
5.潜阳安神,止悸定惊 泗滨浮石具有石类重镇沉降之性,可收安神定惊之效。
二、新砭石疗法的适应症
张维波说,新砭石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多,基本包括七大类:
1.软组织损伤类 包括急慢性腰扭伤、肌肉拉伤、膝关节脂肪垫劳损等,这类病例基本上可做到治疗1次见效。
2.骨伤类 颈椎疾病、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退行性骨关节炎、网球肘等,对这一类疾病的治疗,砭石疗法往往获得良效。
3.风湿类 膝关节滑膜炎、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砭石治疗该类疾病作用稳定确切。
4.周围神经病 末梢神经炎、贝尔氏面瘫、面肌痉挛、慢性神经疾病导致的肌肉萎缩等。
5.心血管疾病 各型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
6.各种功能性失调 神经衰弱、失眠等。
7.用于减肥及美容 用砭石在面部刮擦有明显的改善面部肌肤代谢、消斑、去疮的作用;在腹部做手法可消除腹部脂肪,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三、新砭石疗法的操作要领
张维波说,新砭石疗法的操作比较简单,包括刮、擦、刺、推、点、揉等,对风湿疾病中出现条索、结节等征象的病人,可在局部做类似推拿的分筋、弹拨等手法。可以说,新砭石疗法的操作手法与针灸、推拿、刮痧有一定联系,但有更好的特效。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1. 在患部的操作 在患部体表处施以相应的手法,如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可在腰部痛处施以刮、擦、滚、刺等手法,治疗时间为30分钟
。
2. 远处穴位的操作 除在患部操作外,还选择病灶所在经脉通达的远端穴位进行操作,如腰痛可选委中和交信穴。
3. 循经操作 沿病灶所在经脉上下大范围施以手法,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如膝关节炎可在大腿根部至踝关节进行刮、擦等手法。
4. 对侧操作 除在患部的操作外,还应在患部对侧相应部位施以手法,可起到沟通气血、整体调节的作用。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或痉挛,先在患侧局部及风池、翳风等穴施以刮、擦、划、刺等手法,后在健侧面部相应部位及穴位施以相同手法,可加快疾病痊愈。
张维波研究员特别强调说,应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病位灵活选用不同治疗方法,以对证治疗、手法适宜为要。一般来说,砭石治疗的时间应在30分钟以内为宜,手法用力适度,由轻渐重,使患者不觉痛楚,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患者,手法不可过重。
四、新砭石疗法的五大特色
张维波说,新砭石疗法之所以流传至今是与它的特色分不开的,它主要有五大特色:
1.痛苦小 新砭石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痛苦小。由于不刺入皮肤,所以基本无痛苦,但仍可产生酸胀等“得气”感觉,维持相应的疗效。
2.安全 新砭石疗法是一种无创治疗,基本上可避免感染。泗滨浮石是一种非常光滑圆润的石头,不会引起皮肤的损伤,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采用恒温技术将砭石的表面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范围,可以避免烫伤。另外,有关科研部门已对泗滨浮石的化学成分和放射性进行了测定,证明其有害元素和放射性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3.作用面积大 新砭石疗法使用的复合砭具,其尖端为毫米量级,与穴位的大小近似,即使取穴不很准,也可产生足够的刺激量。新砭石疗法中的刮法、擦法和循经划法等,为动态刺激,其作用范围更大,它不仅仅作用于穴位,而且可作用于整个经脉及相连的络脉、孙脉和经筋等,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了治疗,这是砭石疗法对某些疼痛症有特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砭石疗法中的温法可使用较大体积的砭块,如果放在腰背部,可同时对督脉和两条膀胱经实施作用,对腰疼有明显的疗效。
4.作用方式多 除一般机械性刺激引起的神经兴奋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神经反射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外,砭石的主要作用还在于通过砭石的作用力和力的变化,对组织间隙和间隙中的体液产生直接的影响。新砭石疗法中循经划法可机械地扩大经脉线下的组织间隙,使阻塞的经脉得以畅通,使循经的组织液得以流动,另一种较宽范围的循经刮法可在组织液中产生一种动力,增进组织液的循经流动,加快代谢物的排除。使用更细腻的手法,还可对肌肉粘连形成的筋结点、皮下硬索等病灶部位施行外科手术式的分离和柔化,达到消除病灶、疏通经络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黄帝内经》中圆针的用法。另外,使用复合砭具比一般的徒手按摩要更省力,效果更好。除了力学作用外,泗滨浮石在作用于人体时还可发出丰富的超声波脉冲及超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理疗作用。
5.简便易学 由于砭石的体积较大,并可根据感觉调整位置,故对取穴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由于其安全性,初学者一开始便可放手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因此容易掌握,便于普及推广。
张维波研究员最后说,由于新砭石疗法的上述特点,使它成为现代中医外治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可以和针灸等方法互为补充。另外,由于新砭石疗法安全、无痛、无污染及易操作,使之有可能成为家庭医疗保健的首选方法。目前,砭石分会筹备组正在积极地进行砭石疗法的推广培训工作,希望它在推进二十一世纪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