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AN
STONE THERAPY
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
筹备组主办 |
|
发刊词
《砭石疗法》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砭石疗法或称砭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失传,近年来得以恢复。目前,砭石疗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波及海外若干国家,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全国性的砭石学术组织,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创办了《砭石》,她将为广爱好者架起一座交流经验、提高砭术水平的桥梁。
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自2000年8月成立以来,在中国针灸学会的领导下,本着“普及推广,总结提高”的办会方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本刊的创办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限于各方面的条件,本刊在开始的阶段先以较小的版面不定期地发行,随着砭术爱好者和稿源的增加,我们将逐渐扩大版面,缩短发行周期。本刊目前采取免费赠阅的方式,以满足广大砭术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今后,在版面和发行量增大的情况下,将适当收取少量成本费用。希望广大砭术爱好者积极投稿,并对本刊的发行方式提出宝贵意见。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大家呼唤着绿色医学、渴望着回归自然,砭石在这场健康运动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砭石》办好,让砭术这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在二十一世纪焕发青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
2002年8月
【刊名题词】贺普仁:着名针灸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及砭石分会筹备组高级顾问,北京市针灸学会会长。
【贺词】李维衡: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现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贺词】马继兴: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所研究员,着名中医考古学家。砭石分会筹备组高级顾问
王嘉玲女士又赴德国
王嘉玲女士从1996年起,每年用半年在德国KUSTEN给当地人民治病,采用中医诸多自然疗法,其中包括应用砭石疗法,特别是运用了砭针并用的方法,综合治疗了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症。王女士此次出国携带了砭石分会筹备组最新研制的“电热砭石保健仪”
赴德国及美国从事医疗工作,我们预祝她取得圆满的成功。
“岳氏九砭”申
请 专 利“岳氏九砭”——我国青岛岳氏砭石流派代表词。一指多用于保健、医疗的砭石、砭具;一指多种进行砭疗的方式方法。它是岳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养生方法之一。现岳氏第五代传人岳峰先生秉承先辈家传,为把民族砭疗传统,家族“九砭”养生、医疗方法进一步推广和光大。最近已申请专利——“岳氏九砭”疗法,我们期待着好消息。张维波一行赴山东烟台张朝阁处考察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张维波教授一行今年八月上旬赴山东烟台张朝阁诊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讨论确定了合作研究项目。经考察发现,张朝阁先生祖传的砭仓疗法很可能就是失传已久的古中医砭刺疗法,用砭石刺入皮肤启脉排脓的疗法在《马王堆帛书》及《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但现在已无人使用这一疗法。张朝阁先生祖传的砭仓疗法属于目前唯一发现的砭刺法的一种,堪称中医疗法的活化石。张朝阁的砭仓疗法不仅再现了远古时代的古中医医术,而且诠释了建立在这一疗法基础上的中医概念,使很多争议不休的问题迎刃而解。更为重要的是砭仓疗法疗效奇特,对极其难治的血液病显示出很好的疗效,让我们见到了真正古中医疗法的巨大威力。砭石分会筹备组已决定对这一疗法进行深入研究。
从《厘正按摩要术》中“砭法”一节看砭石疗法的失传张维波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砭石疗法是我国的传统医术,是用石头治病的一种方法,在《黄帝内经》时代曾与针、灸、药、导引按跷并列为中医的五大医术,但到了东汉以后,砭术逐渐从中医古籍中消失,唐代学者颜师古提出:“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指明砭术已经失传。然而最近有人认为古代砭术并未失传。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最近翻阅了清代张振均撰写的《厘正按摩要术》一书,找到了“砭法”一节,以为可从中找到砭术尚存于世的证据,但并未如愿,现实录如下:“砭石针也。山海经。高氏之山多针石。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民。黑色疏理,其病痈
,其治宜砭石。古人针砭并重。药石同称。史记仓公传。年二十是谓易贸。法不当砭灸。汉时犹有此法。后史废之。并不识其石。博考诸书。只瓷锋砭血法有以石刺病遗义。函录之。亦礼亡羊存之意尔。一砭赤游丹也。丹毒赤肿。先以水漱口,
恶血各聚一处。用细瓷一片击碎取锋芒者。将箸头劈破夹定。以线缚之。左手二指捻定。右手另取一箸。将锋芒对恶血处。轻轻击破。血出后以玉红膏封之。如小儿生在百日内者忌用。患在头者亦忌用。附秘传极验方。银珠一钱。明雄黄五分。共研细末之,或敷亦可。”作者认为砭石是一种针,可能是受山海经“针石”一词的影响,其实针型砭石只是砭具的一种,从考古中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砭石。最为重要的信息是,本书明确提到,汉朝还有这一方法,后世被废除,这与颜师古的观点完全吻合,是否是受到颜师古的影响,不得而知,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作者查遍了当时的医书,并未找到砭术的详细记载,只有用瓷锋砭血法有一点“以石刺病”的意思,说明清代的医书中确实已找不到砭术的记载。其实,从民国时期出版的《砭经》一书,也可证明这一点。《砭经》的内容是作者从所谓的“砭道人”处口述得来,而非从某部医书中抄录或总结出来,它很可能是古代经宗族或师徒代代相传得以保存的,这种祖传的砭术世家在今天仍可找到。就砭术的失传,当时的情况可能是,砭术因某种原因被官方的医家所遗弃,因此也就不在官方出版的医书中记载,但民间仍有人在使用砭术,并代代相传,造成砭术失于官医,流于民间的结果。
砭术治疗膝关节疼痛二则
谢衡辉
(北京市朝阳医院)
膝关节疼痛往往由膝关节炎引起,常见的如退行性骨关节炎、滑膜炎、滑囊炎等。砭石疗法用于治疗膝关节的疼痛疗效极佳,现介绍如下:1、沈某,女,49岁,因膝关节疼痛一月来诊。患者八年前在运动时损伤右侧膝关节,使局部疼痛、肿胀,未得及时治疗,又逢冬天受寒,致使右膝关节疼痛加重,在某医院诊为右膝关节滑膜炎,虽经服药、理疗,病情时好时坏,缠绵未愈,至每年冬天易发右侧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髌骨上缘及周围肿胀,本次疼痛发作一月,至某医院骨科治疗未见缓解。就诊时可见右侧膝关节肿胀,局部压痛,患者上下楼困难,遂采用砭石疗法,工具用砭镰,手法治疗循右侧下肢前面跨膝关节自近心端向远心端做刮法,在肿胀部做擦法使产生热感,从肿胀处以上往下做推法,力度由轻渐重,滚揉伏兔、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委中,点刺太冲、绝骨、解溪等穴位,手法做25分钟,手法后用电热砭在病灶处做温法40分钟,也可用电热砭做擦法。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一次后,患者即感疼痛减轻,行走轻松,连续治疗一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肿胀消散,行走如常,之后自行用电热砭做保健,随访半年未见复发。2、陈某,女,54岁,膝关节疼痛变形10年患者因常年在水稻田中从事农活,感寒湿既久,10年前开始双膝关节疼痛肿胀,逐渐发展至双腿均变粗,行走困难,步态蹒跚摇晃,后至当地医院做X光片检查,见两侧胫骨嵴均变粗变尖,膝关节间隙不等宽,有骨刺形成,诊为退行性膝关节炎,经针灸治疗未见任何效果,遂放弃治疗。来诊时双膝关节变形肿胀,双腿变粗,以小腿为甚,行走摇晃,步履沉重,局部压痛不明显。治疗采用电热砭为主,以电热砭在病灶处做刮、擦法,反复进行,在髌骨上缘做压法、推法,点刺双侧内外膝眼,推揉伏兔、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委中、上下巨虚、承山、风市等穴,用砭镰尾部点刺太冲、合谷、曲池、丘墟等穴,自上而下循胆经和胃经做推法、剁法,手法操作约30分钟,手法后嘱其自行以电热砭在局部做擦法一小时。治疗一次后感疼痛、肿胀减轻,行走较前轻松,治疗五次后,双膝变细,疼痛基本消失,肿胀明显减轻,行走距离延长四倍,仍有行走摇晃,但步态也较前稳定,遂自行继续以电热砭巩固治疗保健。
电热砭石保健仪简介
1、 砭石“砭”,说文解字曰:“以石刺病也”,用于治疗的石头称为砭(bian,
一声)石。砭石是人类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疗法,也称为砭术,在秦汉时代与针、灸、药和导引按跷并列为中医的五大医术。后来由于制作砭具的佳石的匮乏,砭术在东汉以后逐渐从古医籍中消失,但在民间仍有流传。近年来,在国内地质学家和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山东发现了制作砭石的优质石料——泗滨浮石,经国家科研部门一系列检测后发现,该石具有微晶、超声、远红外三大物理特性,并且其放射性和有害元素水平大大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在此基础上挖掘并开发出一系列的新砭具,总结出砭术十六法,形成了新砭石疗法。2000年10月,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召开了“首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砭石疗法正式得以恢复。
2.砭石与中医的温熨之法温法是砭术的一个重要方法。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用烤热的石头搁在病患处或进行按摩,可减轻痛苦,治疗疾病,这种疗法就是砭石的温法。二十世纪30年代出版的《砭经》一书中提到“惟动与热直达病处之奥”,指出砭术治疗的关键之一在于砭石之热,而且“疾病每起于冷热失调,用砭术以热救之,起死回生,热之为用大矣”。说明了温法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熨法是在温法的基础上,将砭石在身体表面推熨摩擦,是一种热疗加按摩的复合疗法,具有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卓越疗效。《灵枢经》“周痹篇”指出:“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指明熨法可以疏通经络。熨法还具有泻邪气的作用,唐初杨上善说:“气血未盛,未为脓者,可以石熨,泻其盛气也”。温熨之法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
3.传统的砭石加热方法古人加热石头有水、火二法,《砭经》说:“水者,温石于水,以保其热也”,“火者,煨于灰,以传其热也”。水热砭石,如1956年江西上高县战国墓出土一件放在鼎内的磨光穿孔石器,可以用绳穿线放入鼎内水中,加热应用。在电热砭石保健仪问世之前,现代人对砭石的加热方法通常是将砭石泡在热水中或搁在暖气上烤热后再作用于人体。这些方法的缺点是温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烫伤,且热量在短时间内散失,难以实施长时间的治疗。
4.电热砭石保健仪简介考虑到传统砭石加热的缺陷,我们研制了电热砭石保健仪,它使用低压PTC电加热器件对砭石进行加热,并采用内镶式结构,使加热安全、均匀、效率高(省电)。新一代电热砭石保健仪(DRB-2系列)采用了微电脑自动温度反馈技术,实现了严格意义的恒温,使砭石表面的温度不受环境温度和负载温度的影响,同时,砭石表面温度可大范围连续调节,适合于不同人、不同部位的需要,一次连续加热可达八小时以上,实现了长时间恒温热疗。本仪器采用经严格检测的泗滨浮石为砭石母体,加热后的远红外电磁波的辐射功率进一步提高,其远红外的频率范围达7-15μm以上,与人体经络的红外穿透频谱9-20μm相吻合,其能量可在经络中传导,作用于远端部位。本仪器为长期耐用品,无需消耗任何附加材料,用电量不到10瓦。电热砭石保健仪是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外治法、非药物疗法的特点,是无污染、无副作用的真正绿色疗法。与其它类似的理疗设备相比较,它兼备了热疗、远红外理疗和传统砭石疗法的三重功能;其砭石部分体积小巧、可放置和作用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使用非常方便,是医院按摩理疗科的理想工具,也是家庭保健的佳品。
征 稿 通 知
《砭石疗法》第一期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为了弘扬祖国传统医术,发扬和光大砭术在现今医学领域里不容忽视的地位,偕同各界人士一道,深入挖掘和开发砭术在科研、医疗、保健中的作用,掌握砭石疗法发展的最新动态,希望您将砭术的科研、临病、保健、个人砭疗体会、砭具开发、砭术考古及流传于民间的砭石小故事等多方面的稿件提供给我们。我们将根据稿件内容和版面情况安排刊登。来稿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编辑有权对稿件做文字改动;本刊为内部交流刊物,作者文责自负,并有权再投它刊,具体办刊方式详见“发刊词”。希望不久的将来能见到您寄来的稿件,欢迎您和我们一道共同办好《砭石疗法》。
|